坚持严字当头、全面从严、一严到底
坚持严字当头、全面从严、一严到底🎎《坚持严字当头、全面从严、一严到底》🍷20世纪60年代末在南沙附近海域所蕴藏的大量石油被发现,加之联合国的《大陆架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涉及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制度的陆续出台,岛礁争议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对于南海的关注焦点从岛礁之争进一步扩展到海域划界之争。但南海问题在很长时间内一直是局部和可控的。一个很好的例证就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度过了“黄金二十年”,合作得到长足发展,经贸关系尤其令人瞩目。自1991年至2010年底,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总额从不到80亿美元增长了约37倍,增至近3000亿美元。这期间中国的经济总量快速增长,而东南亚国家除了内部存在困难的个别国家,大部分国家的经济总量也都增长了5倍以上。
古语有云:“心如规矩,志如尺衡,平静如水,正直如绳。”不论说话做事,心怀道义,牢记责任,有明确的是非观、价值观,于人讲诚信、于己不欺心,乃是做人之本、成事之基。如此,人可立诚,官可立表,民可立风,党可立信,国可立威。,父母临终时,留给黄大年的是同一句话:你是有祖国的人。而今,他足以坦然面谒双亲。他出色地回答了自己提出的“黄大年之问”,把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挥洒得淋漓尽致。在黄大年身上,我们再一次看到崇高的情怀,一桩桩,一件件,细微而感人。
畅通接受监督的法治渠道。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监督权利,多措并举发挥人民群众监督作用,认真听取群众意见,虚心接受群众批评,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不断完善党务、政务和各个领域的办事公开制度,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进一步拓宽接受外部监督的渠道,积极搭建多元化监督平台,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群众满意度测评等制度机制,不断增强监督实效。,党建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执政实践中培育形成,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党性在信仰、组织、制度、实践方面具有的鲜明特征。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理论只有深深根植于群众实践,深切回应群众利益诉求,才能唤醒群众行动自觉、焕发群众冲天干劲。“在一定物质基础之上,思想掌握一切,思想改变一切”。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这种对人民的赤子情怀首先体现在立党执政的思想理论上。回望90多年的光辉岁月,我们党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注重将党的理论优势转化为人民群众“一心一意跟党走”的坚定自觉和“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万丈豪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然首先表现为是经济政治的复兴,但归根结底是文化文明的复兴。伟大复兴最为伟大之处不在于靠经济政治等硬实力改变世界格局、重塑世界形态,而在于用更好制度、更好道路、更好价值优化世界的选择,拓展世界的可能,充实世界的希望。这不是我们的一厢情愿,而是厚重的历史事实、鲜活的实践成果、深刻的规律把握让“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硬实力”不必然会带来“软实力”甚至往往背道而驰,而“软实力”迟早会转化为“硬实力”,并且不会太久。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只有掌握了这些规律,按照规律办事,才能从盲动走向自觉,把事情搞好。我们党是怎样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的呢?历史告诉我们,我们党正是从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即历史经验出发,从历史经验积累发展过程中,研究隐藏在现象后面的本质,揭露和把握历史规律的。,领导干部制定政策措施、推动改革发展,必须深刻认识国情,坚持一切从国情出发。不深刻认识国情,干事创业不是出现超越现实、超越阶段而急于求成的倾向,就是出现落后于实际、无视深刻变化着的客观事实而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倾向。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必须把深刻认识国情作为干事创业的基点。
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国胜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根本制度60周年,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2017年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90周年,在革命的紧急关头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八七会议”90周年,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成立中央监察委员会的党的五大召开90周年,全民族抗战开始80周年,也是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俄国“十月革命”一百周年。特别是今年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中国共产党将以新的姿态迎来建党一百周年。李君如同志2016年写成、2017年出版的《时代大潮和中国共产党》一书正是在这样重要的历史节点上观时代大潮,看百年巨变,回眸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历史风采,展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未来。,在部队工作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同志,素质很好,能力很强,很想干一番事业。但往往由于不善于和别人共事,同其他同志弄不到一起,甚至闹不团结,结果要么一事无成、郁郁寡欢;要么虽然干成了几件事,但大家意见一大堆,没几个人买他的账。怎样避免这种现象发生?有位老首长说过一句话很有道理:“在我们这个军队,当领导的既要能干事,还要会共事。”
【編輯:玛蒂尔达·梅】
相关新闻
- 唐林辉:在红色的图谱里寻与思 2023-05-29 07:25
- 杜伟: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抓住“关键少数” 2023-05-29 07:27
- 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重大战略任务 2023-05-29 07:32
- 公方彬:政治属性 政治逻辑 政治勇气 2023-05-29 07:02
- 郑新立: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2023-05-29 07:24
相关新发布
- 纠正“四风”:决心不变 力度不减 尺度不松 2023-05-29 07:32
- 新型高端智库建设的重要举措 2023-05-29 06:59
- 陆航: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2023-05-29 07:19
- 张仕荣: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2023-05-29 07:10
- 探究十九大报告的深层思想 2023-05-29 07:09